分论坛一:旅游目的地研究的国际化:趋势与挑战 6月16日下午,伟德BETVLCTOR第二届旅游国际学术研讨会“旅游目的地研究的国际化:趋势与挑战”分论坛在省身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来自美国天普大学的胡中州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的肖洪根副教授、中山大学刘静艳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谷慧敏教授和东北财经大学的谢彦君教授以“旅游目的地研究的国际化:趋势与挑战”为主题,对旅游目的地的概念、目的地和居民、旅游者的关系、目的地的品牌和形象以及旅游目的地研究的国际化趋势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分论坛上,各专家学者针对旅游目的地研究的国际化趋势这一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细致地解读和学术观点的碰撞。刘静艳教授认为国际化应当包含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等。但是,旅游目的地的研究还是要立足与本土。这一观点得到了谷慧敏教授和谢彦君教授的一致赞同,他们表示,我国强调国际化是希望中国的旅游研究要能过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要能够在世界旅游研究中有话语权,这个问题更多的是语境上的国际化。肖洪根教授则认为目的地的研究在方法上不存在国际问题,主题则应立足本土化问题。胡中州教授也认为研究方法上没有所谓国际化问题,规范与有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并不是复杂的方法才是好的研究方法。 此外,与会学者还就如何把中国的文章在国外发表与交流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专家们都认为做研究不应当以发表文章为目的,应当脚踏实地、不要带有功利性。其次,要从新的视角看问题,发表的文章应该观点好、内容新颖、有学术价值、有理论创新。研究中可以用旅游学的理论,也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视角,要在常用的方法中找出适合的方法。国际化的研究方式不等同于西方的研究方法,只是西方的研究方法比较先进、普遍。中国有很多研究方法,但是中国没有足够时间积累,不能用单独使用自己独有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不是中国的研究方法就不是国际化的研究方法,中国学者应该立足中国,利用中国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否则中国利用西方的语言、方法进行研究无法真正表达中国的情况。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也要挖掘中国特色,才能为国际研究做出贡献。最后,要充分利用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共享合作带来的好处。 最后,展望未来,与会专家纷纷寄语中国旅游学术界研究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共同努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双缘视角,用国际通行研究范式立足于中国实际,共同推动我国旅游学术研究发展。 分论坛二:旅游目的地营销与竞争力提升 6月16日下午,伟德BETVLCTOR第二节旅游国际学术研讨会“旅游目的地营销与竞争力提升”分论坛在省身楼一楼报告厅举行,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王友成教授、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伟德BETVLCTOR王健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张辉教授、华侨大学郑向敏教授以及北京联合大学张凌云教授在论坛上进行了智慧交流。 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与竞争力提升”主题论坛中与会专家对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管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旅游目的营销与竞争力提升的关系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分论坛上,各专家学者就旅游目的地营销管理中的口号、品牌、定位、手段以及旅游目的地直接的竞争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地分析和学术讨论。吴必虎教授认为,当前,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旅游目的地必须进行营销,但营销的水平、力度、效应层次不齐。郑向敏教授也认为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营销能给目的地城市带来很大的效应。在谈到目的地市场竞争力这一问题上,张辉教授认为,营销效应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企业的管理要跟上,如果在几十年后回头看这个旅游目的地还具有吸引力,就是成功的营销。王有成教授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了营销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系。他认为,只有成功的营销才能有效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反之,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此外,与会学者还就如何做好营销,发挥营销的作用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专家们普遍认为,文化应当是营销的核心要素,营销不能脱离目的地的文化之魂。从旅游者个人的角度来看,特色文化是旅游者旅游的引擎,旅游者追求的核心目标。从旅游目的地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特色文化是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内在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其次,目的地营销和旅游企业营销不同,目的地营销和竞争力有关系,要打造目的地综合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营销是告诉别人这个地方拥有的资源,要把资源变成产品,有些地方资源质量很高,但是设施和服务十分缺乏,因此最缺少的是服务。服务应以政府为主,但中国政府没有服务意识,应该政府和企业一起进行服务。目的地营销应以政府为导向,以游客为本。(通讯员:李璇)
|